关于报名参加“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通知[2018-5-14]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14浏览次数:467

为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相关背景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旨在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营造研究生创新良好氛围,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1996 年由中国电子学会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竞赛始终秉承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经过20余年的发展,竞赛已经成为电子类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团队精神、提升实践能力、促进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成长的有效平台。竞赛自2014年起纳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自2015年起,竞赛由两年一届转变为一年一届,其赛制赛程等基本不变。

二、组织结构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子学会。

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分为初赛、决赛两级赛事,初赛在全国划分八大赛区,分别为东北分赛区、华北分赛区、西北分赛区、华中分赛区、华东分赛区、上海分赛区、华南分赛区以及西南分赛区,分别由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上海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承办。集成电路专业赛(创芯大赛)由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清华校友总会半导体行业协会与厦门理工学院共同承办。

三、参赛对象

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电子、信息、通信类学科在读研究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以及国外高校在读研究生均可参加。(注意: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应以20189月份入学的学校作为参赛单位。)

  

四、赛事相关事宜

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在技术竞赛中设置集成电路专业赛(创芯大赛)及七个参赛方向,采用开放式命题和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事相关事宜详见竞赛官方网站www.gedc.net.cn

五、参赛办法

1.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在读研究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学校保研、录取证明)及国外高校在读研究生均可参赛。(注意: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应以20189月份入学的学校作为参赛单位。)

2.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不接受个人形式报名。

3.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两部分竞赛相互独立,组队、报名、评审、奖励工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影响。技术类竞赛和商业计划书均分为七个参赛方向,其中在技术类竞赛中,参与企业命题的队伍在进行企业命题组内评奖的同时可参与自主命题组的评奖,参与自主命题的队伍只能在自主命题组内进行评奖,不能进行企业命题组的评奖。



参赛流程图

  

4.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在技术竞赛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四名均可,每位指导老师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

5.参赛队伍成员须是对参赛作品有实质贡献的人员,不允许成员挂名如发现挂名现象,组委会将永久取消挂名参赛者参赛资格,并向各参赛单位通报,请各位参赛者相互监督。

6.组队时,由队长确认指导老师顺序和队员顺序,此顺序依据参赛贡献大小确定。获奖证书将严格按照组队顺序制作,不再确认和更改。

7.参赛队员必须具有正式研究生学籍或已被确认录取资格。有特殊情况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参赛队中最多允许有一名是本科生,但必须事先向竞赛组委会申请并经过批准。

8.参赛队伍经过所在参赛单位同意后,在竞赛官网上完成注册、组队报名、缴费凭证上传及作品提交。

9.参赛单位设立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小组或联络人,在竞赛官网注册参赛单位管理员账户,负责本参赛单位参赛队伍的资格审核和信息管理。

10.技术竞赛报名费由各分赛区承办单位收取并向缴费单位或个人开具发票。报名费每支参赛队伍500元人民币,如有特殊情况,各分赛区可适当调整,并出具正式通知。(各分赛区联系方式及缴费账号可在研电赛官网关于竞赛分赛区联系方式中查看。)

11.商业计划书专项赛报名费由主办方及秘书处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收取并开具发票。

12.报名截止日期为620日,报名截止日期前,竞赛网站上的指导老师及队员顺序可根据实际参赛情况进行调整。报名截止日期后,参赛队员及参赛作品不可变更。进入决赛后,参赛队可改进、完善其参赛作品,但不可更换参赛作品核心内容和参赛队员。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变更,参赛队需向组委会提交变更申请,组委会同意后,方可变更。擅自变更参赛信息的参赛队,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六、赛题说明

1.技术竞赛采用开放式命题与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参赛队自主选择作品命题。评审重点考察作品的创意和创新性,技术实现以及团队综合能力。

2.开放式命题分为以下七个参赛方向,参赛队可自行选择参赛方向:

1)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包括但不限于针对某一功能应用所开展的具有较强创新创意的电子电路软硬件设计、终端设备或嵌入式系统实现等,如基于FPGADSPCPU、嵌入式系统等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智能硬件、新型射频天线、并行处理系统、仪器仪表等;

2)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包括但不限于实现自动控制与自主运行的创新创意通信网络应用模块或系统,如网络安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空间信息网、水下通信网络、工业控制网络、边缘计算等通信或网络设备、系统或软件等;

3)通信与网络技术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各种通信及网络技术研究开发的创新创意网络应用软件或系统,如网络安全,物联网、无线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或网络设备、系统或软件等;

4)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知、传感器、微纳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空间探测等传感与信息获取类软硬件系统,如工业传感、生物传感、生态环境传感、光电探测、遥感探测、定位导航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图像、语音、文本、频谱信号处理和信息处理、特征识别,以及信号检测及对抗的软硬件系统,如安防监控、音视频编解码、网络文本搜索与处理、雷达信号处理、信息对抗系统等;

6)人工智能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群体智能、决策管理等技术的软硬件系统或智能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慧家居等;

7)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设计等构建的新型电子信息类软硬件系统,如面向生命健康、艺术创造、环境生态、清洁能源等的新型传感器、电子电路、处理器、通信网络设备、信息处理器以及应用系统等;

3.企业命题包括兆易命题,华为命题、梦之墨命题、MathWorks命题等赛题。synopsys、睿赛德、Xilinx设置企业专项奖。具体命题及专项奖信息请于20183月参见竞赛官方网站www.gedc.net.cn

4.技术竞赛要求参赛队制作符合设计方案的演示实物,向组委会提交的参赛文件为技术论文、演示视频和作品照片的电子文件。

5.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涉及的作品可以是已实现功能的实物,也可以是未实现功能的概念产品,要求提交的参赛文件为作品介绍ppt和商业计划书的电子文件。

6.组委会不限制参赛作品所使用工具的品牌和型号,由参赛队自行选择,所使用软硬件工具的品牌不影响竞赛成绩。

7.参赛队拥有其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不可抄袭他人作品或侵占他人知识产权。如有违规,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8.原则上不鼓励同一学校同一主题作品连续参赛,如果此类作品参赛,请在初赛提交作品时同时提交《作品重大改进说明》。若作品无重大改进而重复参赛,一旦查实,撤销比赛奖项,并以组委会名义向参赛单位发放通知。

学院竞赛联系人:段晓杰老师

联系电话:022-8395539013821113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