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阅书海,浸润书香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举办读书沙龙活动
4月26日,我院组织学生在博雅书院开展读书交流会,在书香满园的博雅书院,一起畅游书海,感受文字的艺术,感知语言的魅力,感悟人生的真谛,帮助同学们养成与书为伴、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活动现场:
黄镇: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读小说名著还是红色经典文章,对于我们学生党员来说都是思想上的提升。这次活动,同志们都分享了自己的书单与感受,大家都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坚持、拼搏等等,也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不退缩。如今我们正面临着人生的抉择时刻,希望未来的我们无论多忙,都能抽空阅读,充实提升自己。
诸葛华丰: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讲述了习近平主席在梁家河插队7年间的故事。没书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近平主席当年读完了所有能借到的书籍。我为深深为习近平主席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应抓紧大好时光,多读书,读好书。
章程:我今天向大家推荐一本路遥的小说《人生》,阅读后内心感想颇多,总结为一句话:人生本就夹杂着幸福与痛苦,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学会与生活和解。分开论述有如下三点。
第一,人生的路程就是一场夹杂着酸甜苦辣的旅行,有幸福开心的瞬间,也有挫折与失败,要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面对无法控制的人生,要学会“妥协”,这里的妥协并非懦弱,有些时候顺应生命之流、自在而活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第三,人生路上充满了抉择,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最重要的便是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李文博:在我阅读过的书籍中,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复活”二字,顾名思义指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非常感兴趣,其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带着好奇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爱情。聂赫留朵经历了军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最后“救助”终末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活”。
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柴杰:此次我们党员同志依托“读书沙龙”分享阅读体会,畅谈感想,把所读作品中的经典部分进行交流,每个人把自己的心得和句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提高。通过这次读书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支部文化氛围,激发了大家的读书兴趣,开阔大家的知识,活跃大家的思维,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让坚持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形成“好书共读”的文化氛围。
王钰:《我们仨》这本书我最衷情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论困苦与荣耀,始终宠辱不惊,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
撰稿:刘倩玥
审稿:张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