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赛促学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校本科生搭建展示创新能力、锻炼实践技能的平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决定举办第二十届XIN青年“创兴杯”实践能力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立足电子信息领域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以赛导学、以赛促创”模式,紧密围绕人工智能、5G/6G通信、智能装备等国家战略新兴领域,搭建“兴趣启蒙-基础夯实-创新突破”的递进式实践平台,推动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深度融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育既掌握硬核技术又具备产业前瞻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兼具工匠精神、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行业生力军。
二、赛道设置
本届竞赛分为以下赛道,参赛团队可自由选题或选择命题类题目参赛:
(一)主赛道(自由选题类)
A. 通信类
研究方向:
智能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智能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方向包括5G / 6G关键技术、抗干扰与频谱效率优化、无人机、车联网通信、AI赋能通信、光纤与卫星通信等。
物联与网络融合创新:包括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新型网络架构(如SDN / NFV)、网络协议与安全等。选题要求注重学科交叉,鼓励探索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能源管理的融合创新。
B. 电子设计类
研究方向:
电子系统设计:电子系统设计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电源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与采集系统设计、物联网系统设计。
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应用领域可以面向工业、农业、医学、航空航天等。
C. 半导体芯片及光源类
研究方向:
半导体芯片:面向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半导体器件与工艺方向,提交相关的创意、创新或创业作品。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包含:模拟、数字系统与电路、电源管理、射频技术与无线系统以及前沿领域与交叉学科;半导体器件与工艺方向包含:逻辑器件、功率器件、模拟射频器件、传感器件、光电子与显示器件等。
半导体光源系统创新设计:主要包含各类功能的半导体光源的系统整体方案、智能控制、通信、传感、互联网+等创新设计,主要体现新技术、新功能的结合,系统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功能性、应用性等。展现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方法及实践能力。
半导体光源系统创意设计:主要包含各类功能的半导体光源的系统创意设计整体方案,以及对室内外特定场所的光环境设计,主要体现设计、艺术、人文、创意,利用作品和设计体现技术、艺术的有机结合。展现学生的创意思维、艺术感悟及实践能力。
D. 综合创新类
研究方向不限,鼓励跨学科融合创新。
(二)命题类赛道
A. 电脑鼠:
1. 单项竞速赛项:按照国际电脑鼠走迷宫竞赛规则(见附件2A),完成迷宫任务,用时最短者优胜。
参赛要求:2025年7月底前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每支队伍2—3人,每支队伍必须拥有自己的电脑鼠,且每只电脑鼠只有一次参加单项竞速赛机会。
2. 双车协同赛项:按照指定协同规则完成双电脑鼠协同迷宫任务(见附件2B),用时短者优胜。
参赛要求:2025年7月底前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每支队伍4—6人。每支队伍必须拥有两只电脑鼠,可以使用单项竞速赛的电脑鼠,但每只电脑鼠只有一次参加双电脑鼠协同迷宫任务机会。
3. 四车协同赛项:按照指定协同规则完成四电脑鼠协同迷宫任务(见附件2C),用时短者优胜。
参赛要求:2025年7月底前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每支队伍8—12人。每支队伍必须拥有四只电脑鼠,可以使用单项竞速赛的电脑鼠,但每只电脑鼠只有一次参加四电脑鼠协同迷宫任务机会。
指导老师:袁臣虎
B. 智能车:
1. 单项竞速赛项:按照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室内组规则,完成赛道竞速任务,用时最短者优胜。
参赛要求:2025年7月底前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每支队伍2—3人,每支队伍必须拥有自己的智能车作品,且每个作品只有一次参加单项竞速赛机会。
2. 微缩组竞速赛项:按照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微缩赛道规则,完成赛道竞速任务,用时最短者优胜。
参赛要求:2025年7月底前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每支队伍2—3人,每支队伍必须拥有自己的微缩智能车作品,且每个作品只有一次参加单项竞速赛机会。
指导老师:高虹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室内组规则: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3673441。
C. 创兴杯题库:
从题库中选题参赛(附件1)。
三、参赛要求
对象: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组队方式:以团队形式参赛,主赛道每组不超过3人,命题类赛道人数按具体要求执行。每名学生限参与2个团队,且至多担任1个团队负责人。
四、竞赛流程
报名时间:2025年3月27日—4月2日24:00
报名方式:队长收集队员信息后填写报名表,并将报名表提交至指定链接:https://f.wps.cn/g/egJgr1Q3/ , 2025年4月2日24:00窗口截止,不再收集报名表。
作品提交:结题需提交实物作品、论文(格式参照附件4)并参与答辩。
比赛预计5月中旬举办初赛答辩会。
报名后请加入群聊,比赛后续安排将通过QQ群(1039668488)通知。
五、奖励机制
证书与学分:颁发获奖证书,成功参赛获1个实践学分,获奖同学获2个实践学分。
综测加分:按相应竞赛标准奖励分纳入综合测评。
优先推荐:优秀作品可获学院推荐至省级、国家级竞赛。
六、其他事项
竞赛咨询:张老师022-83955165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5年3月27日